香港十大致命疾病體檢攻略
「年年驗身 令你放心」,記得這句家計會在1984 年推出的廣告標語的,也許已踏入中年,個人健康起變化,友儕聚會開始會討論養生、健康之道。
坊間五花八門的身體檢查項目或套餐,年年驗身,難度不高,問題是選擇太多:非牟利機構、私家診所、化驗所、醫院等,由百多元一個項目,到過萬元一個套餐不等。
我們由香港人十大最致命疾病入手,鎖定體檢攻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由2001年起,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第十次修訂本(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每年按死亡個案的原因及人數,分類、統計,找出香港人十大死因。按2018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因慢性疾病而離世的人佔多數。
驗身求平安,可以從這些致命病因入手,在沒有任何病徵下進行一些簡單篩檢,找出潛在、特別是沒有明顯病徵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等風險,或有較長病變期的癌症如大腸癌和子宮頸癌,及早對症下藥。
至於進一步的跟進檢查甚至醫療干預程序,是在有證據懷疑或確診病症時進行,多涉及使用更高級的醫療儀器或入侵性檢查。
香港人十大死因
第1位 惡性腫瘤
第2位 肺炎
第3位 心臟病
第4位 腦血管病
第5位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第6位 腎炎、腎變病綜合症和腎變病
第7位 認知障礙症
第8位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第9位 敗血病
第10位 糖尿病
INFO
香港就健康篩查的建議主要集中在癌症方面,由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對於不同疾病的檢測建議,我們參考了美國預防醫學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和加拿大預防健康護理工作小組(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較為完善的建議和指引,大家可隨時上網查閱。
美加預防醫學措施參考及建議
美國預防醫學服務工作小組
由獨立、志願的醫療專家組成,就不同預防醫療及疾病篩檢措施和服務,作出以醫學證據為本的分級建議:
A 級 高度建議,高度肯定措施或服務有重大益處;
B 級 建議,高度肯定措施或服務有一定益處,或中度肯定得益大於傷害;
C 級 建議按個人情況作專業判斷,中度肯定措施或服務有少量益處;
D 級 不建議,中度甚至高度肯定措施或服務沒有益處,或傷害大於得益;
I 級 沒有足夠證據去衡量措施或服務的好處和壞處。
https://www.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org/Tools/ConsumerInfo/Index/information-for-consumers
加拿大預防健康護理工作小組
由加拿大公共衞生署成立,為臨床服務提供指引,支援基層醫療服務者提供預防健康護理。指引針對不同疾病,強烈或有限度建議,或不建議作出各類篩檢措施。網站設計及資料陳述較美國預防醫學服務工作小組的清晰和易讀。
https://canadiantaskforce.ca/guidelines/published-guidelines/
香港人十大死因
第1位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即癌症,多年來一直是香港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香港癌症資料中心的最新數字顯示,2017年的癌症新增個案達33,075宗,創有紀錄以來新高。首五位最多新個案的癌症,分別是大腸癌、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肝癌。
2017病發數字 佔病發總數
總數33,075人
(包括右表未列出的部位)
1位 大腸 5,635人 17.0%
2位 肺 5,178人 15.7%
3位 乳癌 4,391人 13.3%
4位 前列腺 2,240人 6.8%
5位 肝 1,834人 5.5%
6位 胃 1,314人 4.0%
7位 非黑色素瘤皮膚 1,101人 3.3%
8位 子宮體 1,076人 3.3%
9位 非霍金奇金淋巴瘤 1,002人 3.0%
10位 甲狀腺 884人 2.7%
2017死亡數字 佔癌症死亡總數
總數14,354人
(包括右表未列出的部位)
1位 肺 3,890人 27.1%
2位 大腸 2,138人 28.9%
3位 肝 1,552人 21.0%
4位 乳腺 724人 9.8%
5位 胰臟 690人 9.3%
6位 胃 682人 9.2%
7位 前列腺 443人 31.1%
8位 非霍金奇金淋巴瘤 395人 5.3%
9位 白血病 314人 4.2%
10位 食道 297人 4.0%
INFO 腫瘤指標測試
當有癌症時,身體會出現一種叫「腫瘤指標」或「癌症指標」的物質,它可能是癌細胞的副產物,或是身體對腫瘤作出反應的分泌,大部分是蛋白質,可從血液或尿液驗出。
近年坊間的體檢項目,多了一系列的腫瘤指標測試,例如針對肝癌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簡稱AFP)、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簡稱CEA)、胰臟癌抗原CA19-9、胃癌抗原CA72-4、前列腺癌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卵巢癌指標CA125、乳癌指標CA15-3等。
問題是,除了癌細胞外,正常細胞也有可能製造腫瘤指標,有時非癌症的情況亦會令指標上升,亦有癌細胞不分泌任何指標。因此腫瘤指標的假陽性及假陰性非常之高,單憑這些指標,並不足以作為發現或排除患癌之用。所以在癌症篩查方面,其作用非常有限。反而對於已確診癌症的病人來說,可以追蹤腫瘤情況,監測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