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第一至四波疫情,第五波疫情來得特別嚴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鄭柏榮醫生接受大銀訪問指,臨床上長者的抑鬱、焦慮情緒,亦比第一至四波更嚴重、更明顯。

「第一波是令人緊張的,到第二至四波長者反而覺得冇乜嘢。係會有一定困擾,但當時感染率低,大家覺得似沙士,只需捱一陣。第五波的特別之處是,封城、禁足的威脅明顯較大,長者會諗點處理呢?」鄭柏榮在臨床上觀察到,長者對疫情的擔憂,主要與生活問題有關,而非會否染疫、病倒怎辦。他說生病對長者而言,並非陌生事,反而當長者的日常生活處處受限制,有機會影響其自信心,增加焦慮、恐慌、易怒等情緒。而本來已有精神及健康問題的長者,尤其容易受困。

「看見新聞指超市空空如也,落街市又搶唔到食物。加上出門要用安心出行,學用智能電話,這些生活問題比第一至四波疫情多很多。」另一方面,這陣子政策變化快,每天都有新消息公布,長者需花更多時間看新聞。他的團隊統計過在第一至四波期間,長者每日平均花1至2小時看新聞,「第五波應該唔止,當長者聽完未必消化到,就更加徬徨」。

要穩住長者的情緒健康,鄭柏榮提供了幾點建議:

1. 如長者突然感到非常焦慮,適當的身體接觸如牽手、擁抱,可讓他們感到家人同在一起。長者有宗教信仰的話,不妨陪伴他們唸經或祈禱。另外,亦可一同回顧舊相片,談談昔日美好時光,藉其他東西來分散長者注意力。待長者平伏心情,再了解他們的擔心,開解他們。

2. 視像通話固然重要,但有些長者通話後會感到更孤單。照顧者不妨預先交代視像聯絡時間表,讓長者明白家人會定時關心他們。也可先寫好慰問卡、錄製問候短片、留下合照,讓長者閒時重溫。

3. 「臨床上見到,長者未必係見到幾箱公仔麵就會安心,反而如果收到訊息係,原來發生咩事都會有後援,有back up,就會安心得多。」照顧者可以為長者準備特定日數用量的物資,再強調:「我哋後生都仲有物資喺度,你唔使急住同人搶。」

4. 資訊實在混亂,照顧者可簡短地綜合新聞要點,定時通知長者,盡量減少長者看新聞的時間,亦要提防長者的社交媒體群組,有否傳來不實資訊。

5. 染疫長者有某程度的憂慮是合理的,正常情況下,休息幾天便會好轉。但如果長者的抑鬱徵狀愈發嚴重,食慾及睡眠每況愈下,甚至有自殺念頭,情況維持逾一、兩周,照顧者就要盡早尋求專業協助。如長者避忌到精神科就醫,可先向普通科醫生求診,減低其防衛性。照顧者亦可向長者明言自己亦想接受輔導,陪伴長者就醫。

鄭柏榮提醒,開解長者時要配合對方個性,「唔係叫佢做ABCDE咁多件事就得。例如佢喺公園做開八段錦,但現在沒動力做,可能因為沒人陪,咁你一係陪佢做,一係幫佢播片。但如果佢冇做開運動,係好難拉到佢做」。

除了向長者提供種種實際建議,長者心裏更想聽的,也許是家人真摯的關心,「照顧者可能好緊張實質嘅嘢──有冇病、有冇做快測,但其實老人家心中可能覺得病唔病好閒啫,覺得更重要的是,家人有否關心我」。先向長者表達關懷,了解其想法,再陪伴長者活動,也許會更有效開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