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養雞,未生蛋的母雞(雞項)正常要四個月才能賣,閹割了的公雞(𠜎雞)要五至八個月。公雞若打了激素,四個月就可以賣。一些聲稱無激素的雞種,透過配種改善,母雞只需養四十多天。

人稱「碩士雞農」的嘉美雞老闆郭銘祥指香港雞農六十年代開始廣泛使用雌激素,但主要用在公雞。

「廣東人喜歡食白切雞,雞要肥、肉要滑、有雞味,未生過一隻蛋的母雞就有這個質素,行內叫『雞項』。公雞成長後會分泌較多雄性荷爾蒙,肉質便會偏離以上的條件。很久以前雞農會為七十日大的公雞閹割,令牠停止分泌雄性荷爾蒙,那肉質就會保留如雞項,那就好賣了,這叫『𠜎雞』。不過,雞項養四個月就可以賣,𠜎雞要養足八個月,成本好貴。於是六十年代開始就不閹雞了,改打雌激素,公雞的雌激素高、營養吸收得好,就有雞項的肉質。」

「以前雞農是在雞頸皮下打激素的,不是雞翼。」他說當時母雞若體型不夠大,也會打激素加速生長。

本地已禁用

八十年代末,國際間發現這種廣泛用於飼養動物的人造雌激素—二苯乙烯類會致癌,陸續禁止使用,內地及香港也將此列為禁藥。

郭銘祥指,當時雞農被迫要想辦法取締激素,於是引入外國品種交配,配出大雞種,「品種改良了,不用打激素都會大」;至於公雞,當時做法是選擇性殺雞,留下的用來配種。他指現在公雞也會賣:「在牠發育分泌雄激素前賣,那肉質也會像雞項,叫『少爺雞』。」

郭銘祥在六、七十年代於加拿大攻讀農業科學學士及動物營養學碩士課程,八十年代自設農場,2001年接手試養由嘉道理農業研究所開發及香港大學研發的新雞種「嘉美雞」。他說嘉美雞由試養開始便沒有打過激素,然而很多消費者思想仍然停留在數十年前「打針雞」、「肥雞丸」的年代,「以為現在的雞大隻、可以養四十幾日就賣就是因為打了激素。其實現在的雞生得快而且壯,是配種的成果。」

「大陸的不敢講,但本地已經沒有人用激素了。」他強調:「現在的人食雞追求健康,已經不像以前又要大又要肥,反而要瘦、細隻,唯獨是要有雞味這點沒變。所以根本不用打激素,打了反而成本更貴。」

嘉道理農場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譚業成也表示,香港很多雞農會在「新界養雞同業會」買藥,「去買藥時會見到有甚麼藥賣,但沒見過那裡有賣激素。」

現在的人食雞追求健康,已經不像以前又要大又要肥,反而要瘦、細隻,唯獨是要有雞味這點沒變。

蝦激素最多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相信本地雞農沒用激素,但對是否所有農夫也守規舉則有保留。他說自己食肉會買寫明無激素、有機或者本地信得過的品牌;買不到有機魚就會買野生的;蝦因有大量激素,所以「非常少食」。

他解釋:「蝦好易死,一死便一整個塘的也活不了,所以會用很多抗生素,尤其是越南虎蝦,還會用激素。魚戶通常會向魚苗下激素,所以養魚含激素的可能性較高,也不容易驗出,要養大一點才驗到,不然就要同時檢驗一大群魚苗。有機魚場要在海裡捕捉野生魚苗,才可確保無人造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