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吓,如果疫情帶走自己或者家人,有冇啲說話好想講?有冇啲事好想好想去做?」家庭治療師李淑霞在網上講座建議,不妨以疫情為契機,加強與家中長者的溝通,了解一下他們的過去及未了心願,甚至對於死亡的想法。

她引述研究指出,親人去世後,因喪親者事前沒花時間陪伴及討論後事,成為纏繞一生的遺憾。趁著疫情,照顧者可主動向長者打開話匣子,關心他們的人生往事:「點樣偷渡,當初咁辛苦都捱得過嘅經歷。知唔知父母、祖父母人生中,最自豪嘅係咩事呢?」

聊過去,也聊將來

李淑霞說,很多長者都對晚期日子感到「囉囉攣」,希望事先可交帶怎樣度過,但家人一般都「接唔到招」,事後卻因自覺身後事處理不當,感到遺憾。但與其遺憾,不知一起嘗試跟進:「既然佢講開,我哋即管試吓傾落去。了解清楚如果病咗,佢想喺邊度得到照顧?如果真係好危險,想唔想醫生搶救?即管問吓佢意願。」照顧者也可主動打開話題,例如看疫情新聞時,可以提出:「好陰功呀個伯伯,最尾嘅日子冇屋企人陪住,如果係我,與其入醫院不如留喺屋企⋯⋯」看看長者怎樣回應。

她續指,研究顯示處理長者的未完心願也很重要,有人想出書,也有人想開畫展、去鄉下走一趟,或是處理好家人的關係。曾經有一位女士求助,因自小認為母親重男輕女,故母女關係非常差:「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一直鬧媽咪,大個後見親面都冇好下場。」

但母親去世後十多年,她一直面對很大創傷,不停問自己:「點解我有媽媽嗰陣,淨係識鬧佢?」可見心結未了,不單會影響離世者,亦會纏繞在世者一生。

另一個故事中,一位患漸凍症的伯伯,全身上下僅一隻手指能活動,用來遙控輪椅。有一天,他帶著妻子和女兒尋求輔導,向李淑霞拋低一句:「你幫我搞搞佢哋嘅關係啦。」然後便轉身,坐著輪椅走出門口。追問之下,伯伯才說:「唉,我終於等到呢一刻,佢哋肯聽我呢個心願。我好想佢哋傾吓,唔使我做傳聲筒。」原來直至生命晚期,他最大心願是家人和好,「當講咗呢個心願,佢就覺得自己安落了,可以告辭」。

防疫不是斷六親

「其實我哋嘅生命唔係冇deadline,長者都老了,剩低日子未必好多⋯⋯疫情下,仲有冇空間可以講『遲啲啦』?」李淑霞強調,千萬不要讓家人在疫下成為孤島。

外國開始發展出一種新的疫下關心模式── long distance caregiving(遠程關顧),照顧者可利用各種方式與長者保持關係,簡單如寫信、畫畫、唱歌等,或是多用電話或社交媒體問候,長者已經很開心。「就算唔可以好似以前咁,一個禮拜食一餐三個鐘嘅飯,但可以打散呢三個鐘,每個星期打去問候吓,佢哋就會覺得自己被記掛住。」

資訊分享也很重要。「資訊爆炸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令人易焦慮。」她提議較擅用網絡的後輩,可以為長者過濾及分隔資訊,讓他們安心抗疫,免受繁複資訊困擾。當長者有緊急需要,若不便立即上門,亦可打電話找救兵,例如購買物資、叫外賣、電器維修等,均提供上門服務。

至於家人之間的矛盾,李淑霞認為核心來自愛,最重要坦誠相告、易地而處。面對家庭衝突時,我們可嘗試以下四部曲:

  1. 冷靜:不要說出傷害對方的說話,令自己後悔
  2. 反思:矛盾出於關心,真正目的是解決眼前問題,而非否定眼前人
  3. 聆聽:聽清楚對方的說法,並要讓對方知自己聽到,例如用口重複一次
  4. 放手:照顧對方需要,「突然走去錫佢一啖,對方即刻冧晒、放軟手腳,啲嘢就容易傾」「就好似一個衛星喺太空當中,即使幾遠距離,我哋都總會搵到方法接觸,傳達關心。